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传统文化 >

“向教育传统致敬”系列评论

作者:主编 时间:2020-06-16 来源:未知

“向教育传统致敬”系列评论

尊师敬教之风要代代传承(之一)

单承彬

 

    【编者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成为时代强音。其实,每个人都是携带着传统的基因从历史中走来,中国教育也是如此。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夯实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教育传统不能被忽视更不能轻易舍弃,相反要做好守护与传承。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刊发“向教育传统致敬”系列评论,与各位一起回望历史,放眼未来。

     尊师敬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经济和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最近,湖北来凤、河南济源等地发生的学生或家长持刀袭击老师事件,令全社会震惊。此外,不要说老少边穷地区,即便是发达都市,也常有教师维权事件的发生。当今社会,从政府机构、媒体到普通民众,对于教师这一职业还有许多不尽一致的看法。因此,还有站在时代高度认真探讨尊师文化的必要。

    多年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初中时期的老师陈秋影先生的信中说:“尊师敬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师敬教”和通常我们讲的“尊师重教”仅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师工作的深刻理解,饱含了他对老师、对教育的一片真情,是对我国传统尊师文化新的阐释。

    尊师敬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兴旺发达,必须具备持久的精神力量。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一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来自我们对崇高价值观念的共同认可,即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一旦缺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出现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上升阶段,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是培育社会价值观的主战场,教师是引导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的生力军。教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会通过一言一行展示给学生,帮助、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所以说,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教,才能赋予教师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成就一支高质量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教师队伍;也只有尊师敬教,学生才会自觉以老师为表率,让老师的爱心、智慧点亮其心灵。在一个不能尊师敬教的社会氛围中,学生从老师身上看到的无非是猥琐和屈辱,老师则成为学生奚落、嘲笑甚至鄙视的对象,如此又怎能捍卫“斯文”的尊严?

    尊师敬教也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展很快,取得了瞩目成绩,今后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礼记·大学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认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激发受教育者深潜于内的人性之善,并使其持续不断地提升发展,从“格物”“致知”到“修身”“齐家”,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善”的最高境界。在此过程中,教师就是那个能够激发“人性之善”的人。惟其如此,古代特别尊崇教师,甚至把教师看作社会良性发展的动力源泉。

    教师是教育的主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唯有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受教育者最熟悉,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给教师最大的尊重。当前,围绕教育教学评估、考核、验收之类制订的各种具体标准和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形成对教师工作的某些干扰,当引起必要的关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要更充分尊重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劳动,让他们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尊师敬教还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所以说,教育不公平是社会的最大不公平。教育不公平的受害者,既包括学生、家长,也包括广大教师。教师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并非仅仅表现在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也包括社会对于教师工作的不理解。有时候,不理解才是最大的不尊重,教师受到的伤害,往往不在皮肉而在灵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真正的教育,是师生间长期的心灵交流和碰撞。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一批布道者,不能用追求短期效益的思维来要求教育工作,也不能简单地把追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当作“尊师敬教”的全部。我们要切实关注、关心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作者:单承彬,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教育报 2017-3-22】

 

 

传道乃教育第一要务(之二)

赖配根

    我们向“传道”的教育传统致敬,不能只停留在惋惜、怀古的层面,而应重新激活这一传统的生命力。

    什么是教师或教育的第一任务?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这个答案是明确的:传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的《师说》,就把“传道”摆在教师职责的首位。

    古人所谓“传道”,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育人”。在古人看来,教育、学习的根本宗旨,是学“做人”。所谓“传道”,乃是教人如何做人、做完整的人、做圣贤一样的人。儒家经典一再强调“为己之学”,荀子提出“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腹有诗书气自华”“富润屋、德润身”,则是这一教育理想的通俗表达。当然,“为己之学”并不排斥可能获致的外在功利效果,只是强调“求道”是目的、是根本,要以“正其谊”“明其道”的精神“谋其利”“计其功”。

    中华历史上的伟大教师,莫不以“传道”为第一要务。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颠沛流离之中,未尝一日或忘用身教引领弟子们亲近斯文。宋明理学家更是提出:“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北宋以来书院教育的理想,就是培养圣人。

    伟大的教育熏陶出伟大的人才。中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莫不以求道为求学之本。王阳明十几岁时,老师问读书是为了什么,他慨然答曰:读书的第一等事,乃学做圣人!近代革命烈士林觉民认为读书是为求救国之道,而非考取功名,13岁时参加童子试,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即离开考场。“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教育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求“道”、信“道”、弘“道”乃至殉“道”的文化基因,才有“周虽旧邦,其命唯新”,才有中华文明几千年历经磨难而仍朝气蓬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明的繁荣。中华文明的崛起,则有赖于以“传道”为首务的教育传统的复活。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善于“传道”的教师,不但自己首先要能明“道”,而且能够悦纳、践行所明之“道”,自己就变成“道”的化身。这样的教师,才会成为学生心悦诚服的人生导师。然而,何者为“道”、何“道”为高,在价值多元、众声喧哗且自以为是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何况要一以贯之、一往无前地躬行实践。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国梦,无疑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弘道之主题。

    随着现代化、世俗化浪潮的铺天盖地,今天的普通教育,已不可能回到师道尊严的过去,教师不再被视为“道”的化身,师生平等是时代大势。但是,若社会、家长、学生仅仅把教师当作提高考试分数的工具,“传道”就成了奢谈,“育人”就成了个别教师的良心活。

    我们向“传道”的教育传统致敬,不能只停留在惋惜、怀古的层面,而应重新激活这一传统的生命力。实际上,随着物质的丰富,新一代学生对情感、精神、价值观的内在需求反而更为强烈、多样,只关心分数的教育常常遭到他们的反抗,“传道”作为教育核心任务成了时代重大且紧迫的课题。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对生命意义无感、人生迷茫,已经向重“器”轻“道”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传道”是双向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方面,教师要有学识魅力,更要有人格魅力,自觉接受文明的教化,陶冶脱离、超出庸俗的生活情趣爱好,怀抱仁爱为本、民胞物与的人文情怀,提升见贤思齐、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家长、学生对教育和师道也要有起码的尊敬,这不是对个人的盲目爱戴,而是对文明的应有敬意。理解“道”、接受“道”、践行“道”,是只有在比较亲近、融洽的教育关系中才可能实现的。信仰因“信”而有力,因“爱”而深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说:“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能弘道、化道之“仁人”,我们难以感知“道”之崇高、伟大、壮美,也就无从“信”道。同时,伟大也要有人懂。子贡为孔子守墓6年、程门立雪等,虽世殊事异,不可也不必模仿,但其中敬仰“师道”、尊重斯文的精神,却穿越古今而熠熠生辉。

时代向“传道”发出邀请,我们以及学校准备好了吗?

(作者赖配根,系《人民教育》副总编辑、编审)

【中国教育报 2017-3-23】

 

 

 

“好学”是教师“诲人”的前提

(之三)

王木春

    教师的“教”与“学”相伴相随,相互促进,“学”不单指向学生,也是为人师者自始至终的必修课。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自身不断地进修业务,应该是一个常识。回顾我国数千年的教育史,“好学”一直是历代为师者坚守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常识”或“传统”在当下却面临挑战。

    平时,我极少见身边的老师拿起或谈及任何一本教材之外的书。有一次,我和一些老师分享读书心得,讲座结束后,就听到隔壁办公室某老师高声说:“教书匠领这点工资,读什么书?神经病才读书!”我突然感到一阵羞愧,好像刚做了一件丢人的事。

    此刻,我又想,倘若孔子活在今天,听见这话,将说些什么?会不会忍不住呼喊:“天之将丧斯文也!”

    孔子堪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书匠。《论语》开篇即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又自白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在他看来,教师的“学”是“诲人”的前提,也是职业快乐的源泉。古代另一位了不起的教书匠是朱熹。他提倡教师要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他身体力行,在为官与讲学的间隙,勤学苦耕,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影响后代深远。

    孔子和朱子,均兼有名师与大学问家的双重身份。从他们身上,我们触摸到古代教师“好学”的优良传统。《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可见,教师的“教”与“学”相伴相随,相互促进,“学”不单指向学生,也是为人师者自始至终的必修课。

    教师的必修课,还有一个“德”字。孔子终生讲“修己”“克己”“正身”,围绕的圆心就是“德”,即个人的道德修养。身为教师的孔子,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安贫乐道,直道而行,乃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着等品质,足为世代师德楷模。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中,有两点特别具有现实意义:一是重视“自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二是强调“自省”。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后来朱熹也说过:“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都说明了个人反省的重要性。

    当前,国家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行为做出多方面要求,这是必要的。但这些规范都是些外在的强制性的规定。从这个角度看,儒家倡导的“自求”与“自省”,恰好是对《规范》的一种必要补充。

    道德修养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自求”“自省”,知识的提升亦然。我还是年轻教师时,也漠视个人学习,理由是待遇低,高考成绩与读书不相干。当一个人没有意识到学习之于职业、之于生命的意义时,外界的逼迫往往是徒劳的。

    无论是学而不厌,还是注重道德修养,这些教育传统到了近现代,在不少教师的身上依然延续着。民国时期教育的成功,重要原因在于,那时候从大城市到普通乡村,都活跃着一批好老师,甚至大师。他们学问深品行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钱穆中学毕业后,因家贫而辍学,到无锡的农村小学任教。但钱穆并未消极应付,他决心走一条自学成才之路——“一意自读书”。他白天上课,晚上静心苦读古籍。10年的农村小学教师生涯,钱穆博览古籍,奠定了深厚的国学根基。书画大家、著名学者启功也因家境艰难,初中毕业后就去从教。初登讲台时,他的恩师陈垣教他“上课须知”,其中一条是:字写不好,学问再大,学生先已看不起。一次,启功在批改作业,陈垣对他说:“学生的字比你的字好,你怎么给学生批作业呀!”启功深受刺激,从此发奋习字,终成一代书法大家,且在古典文学等领域卓有成就。

 

    如今,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启功为北师大亲笔书写的校训。秀挺的一笔一划之间,让人仿佛看到中国几千年来沉淀下的教育传统在闪光。(作者王木春,系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一中教师)【中国教育报 2017-3-24】

 

 

 

 

用传统养分润泽新型师生关系(之四)

陈先哲

    与其缅怀过去时代的师生关系,不如向新时代致敬,并建立起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可能并不以哪方为中心,而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地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师生情更是类似于亲情一般的存在。师生之间相互砥砺,互相帮助,携手前行,在教育史上也有不少佳话流传。但如今,“断绝师生关系”“师生互怨”却不时见诸报端,师生关系似乎正变得寡淡甚至异化。

    师生关系变得寡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乃是时代变迁。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和人们网络化生存渐趋常态,社交网络时代已经正式到来。因为交流方式的改变,面对面的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疏离,师生关系也不例外。彼此之间也不免抱怨:教师抱怨很难进入学生的“朋友圈”,从而更难走入他们的内心;学生则抱怨教师多是上完课即匆匆走人,吝于更多时间的付出。

    但是,很多人看到了社交网络时代为师生关系带来的困扰,却没有看到这个时代变迁可能带来的教育观的本质改变,从而为构建一种更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带来可能。不可否认,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中,所贯彻的都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它突出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视作消极被动接受的客体。但是,进入社交网络时代,老师和学生的界限在逐渐模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甚至在很多问题上完全可能超越教师。因此,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传统角色受到极大挑战,并直接要求师生关系转型。

    与“以教师为中心”相对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并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教师的知识霸权,强调学生接受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这对于调动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很难得到真正贯彻,甚至常常是有名无实。

    因此,对于师生关系而言,社交网络时代或者“互联网+”时代所蕴含的价值可能远胜于冲击和挑战。而且,教育内部环境的顽梗不化很难通过内部自发的力量改变,正需要这样一种外部环境的冲击带来质变,从而向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进发。与其缅怀过去时代的师生关系,不如向新时代致敬,并建立起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师生关系。也许“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很难一步转型到位,但在淡化教师知识权威和尊重学生创造性的探寻过程中,有望建立一种“我—你”的对话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可能并不以哪方为中心,而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地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中,将进一步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平等化。

    然而,教学不等于教育,教育远大于教学。师生教学关系的平等化只是一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以此进一步构建符合教育本质的师生关系。无论是指向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的调查中,对理想师生关系的形容常常是“亦师亦友”。“师”代表着对爱心的期待,而“友”则代表着对陪伴与理解的渴望。因此,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第一个关键词应是仁爱:教师对学生有仁爱之心,学生才会拥有仁爱之心。第二个关键词应是陪伴:放下教师的权威,懂得在社交网络时代创新陪伴方式的教师,才是理想师生关系的推动者。第三个关键词应是理解:真正的理解来自于心灵的沟通,在社交网络时代如何互信和理解,决定着新型师生关系的品质。

    有教育家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这句优美的话来诠释这种新型的理想师生关系,再合适不过了。我们不惧技术的挑战,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流方式,但人类灵魂交流的需求却是永恒的。我们不惧时代的变迁,要善用时代变迁的机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用美好的教育向时代致敬。(作者陈先哲 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报 2017-3-28】

 

 

承续知行统一的教育传统之五

                 慕朵生

    我们回过头去,重新梳理中国传统教育中关于学思互助、知行统一、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有助于推动中国教育与生活更好地结合,重现生机与活力。

    古人云:道不远人,斯文在兹。西哲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传授知识,拓展人的生存技能,提升人的生命品质。进而言之,教育须以人为中心,要与活泼泼的生活相结合——脱离生活的教育,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教育大国:一则高度重视教育,强调“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二则大力普及教育,乃至“学校如林、庠序盈门”;三则教育理念发达,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提出之早,运用之妙,世所罕见。特别是往圣先贤关于学思互助、知行统一、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的理念,最切近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客观而言,学思互助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是说,只重学习而不重思考,会使人陷入迷津、茫然无措,即使习得知识,也只是个“书橱”而已。同样,只重思考而不重学习,会使人陷入狂想、精神疲惫,即使有些新想法,也因没有广博的知识作为支撑,不能落到实处、成就事业。所以,学与思不可偏废,而应互相助益,正如王船山所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而且,知行统一既是恰切的学习方式,也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知识易于掌握,道理易于明白,关键能否用于实践、付诸行动。针对“知易行难”的特点,古人特别强调知行统一,注重博学笃行。类似格言不胜枚举,如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王阳明更是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是说,对于知识和德行,老师言传身教,学生真知力行,民众表里如一,方是最成功的教育。

    梳理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抑或国外的教育发展经验,真正的教育都没有离开生活,而是融入师生的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传统教育中,无论是学思互助,抑或是知行统一,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德行高尚的君子,塑造修齐治平、经世济民的英才。达此目的,需要在“事上磨炼”,实现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既与个人的生命、生活相结合,更与家国天下的大生命、大生活相结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事实上,古代的教育,并不是今人想象中那般枯燥,以为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样高大上的“六经”教育,实际上也有“礼、乐、射、御、书、数”等生活化的“六艺”教育。

 

    民国时期的教育家陶行知,很好地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神,又积极吸纳了西方现代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教育理念。关于学思互助,他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关于知行统一,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关于面向生活,他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他特别重视教材生活化,认为“初年级的学生,多数的生活力不能从文字上取得,若受文字的限制,生活便枯燥无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教育取得长足进展,但也出现一些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的功利性、短期化现象日趋严重,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了与活泼泼的生活相结合,以至于教师填鸭教学,学生死记硬背,学思结合不足,知行统一不够。部分教材内容脱离生活、枯燥无味,部分原本是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课程,却变成了考试课、加分项,等等。这些都有违教育的本质与目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重新梳理和致敬中国传统教育关于学思互助、知行统一、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有助于推动中国教育与生活更好、更紧密地结合,重现生机与活力。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仍是时代灯塔

              桑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对我们民族学习精神、进取精神的一种总结,是用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话语对我们的要求和鼓励,永远不会过时。

 

毛泽东同志几十年前给小学生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仅成为了几代人的座右铭,也成为几代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这个题词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位公民,应该成为一种精神传承。

对于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孔子早就有论述。他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他认为“习”以移其“性”,人性本来都很接近,是后天的学习使每个人有所差异。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愚蠢的人才不因学习而改变。人非上智亦非下愚,何不“习”?为强调学习对于任何职业或任何人群的普适性,孔子还把工匠在店铺的劳作学习和君子的学习相类比,认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孔子还系统阐述了学习之于不同性格人群的重要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他认为,任何性格喜好都有不足之处,都必须通过学习方能加以有针对性的弥补。

从中国哲学层面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们实现内在超越的必要,也是我们自强不息的表现。在中国哲学中,内在超越是儒家独有的超越意识和超越方式,表达了先哲在价值观方面的基本态度。这与西方传统文化在现实的生存之外去寻找终极意义不同,内在超越是从现实的生存本身去寻找终极意义,落实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指明了人生的基本价值导向,是中国哲学精神的核心之一。“内在”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和人性中存在着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人们不必寄希望于外力的拯救与超拔;“超越”促使人们要有追求的方向,要设定自己的价值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自我完善的尺度。西方哲学中,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在天国,不在人间;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楷模不是“人”而是“神”。在这里,我们是否可以把“学习”作为一种内在要求,把“向上”作为一种超越的目标呢?“向上”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目标。人生在世,当志存高远。人生的目标越高,动力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功。没有方向,失去进取的目标,最终必将走向迷茫。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只有学习,才能够每天都有进步,都有收益,才能实现自己的终极价值目标。

《周易·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讲的是世界观问题,表述的是对世界总体的理解;“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人生观问题,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做人。到底应当做什么样的人?就是要做自强不息的君子。这种自强不息、尚健尚动、奋发进取的意识,无疑是中国哲学核心所在。它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发展、腾飞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它帮助我们民族走过一道道难关,坚忍不拔地向着光明的未来迈进,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支撑起中华民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我们的“好好学习”正是一种“自强”的表现,是奋斗不止、努力追求。我们的前途靠什么?靠比他人付出更多去学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对我们民族学习精神、进取精神的一种总结,是用中国传统精神的现代话语对每个人的要求和鼓励。中国传统精神永远放射光芒,是我们民族前进中的灯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桑哲,系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人民观点)

——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①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7日   05 版)

中国新年,带动世界进入“春节时间”。中国风吹遍九州,中国红红遍世界,春节跨越国界、引发共鸣,成为“世界节日”,正在于它所承载的,是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是立足千年传统的“东方智慧”。这样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发展壮大之源,亦是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之本。

近年来,中国发展令世界瞩目,支撑古老中国骐骥一跃的,有道路选择、有理论引领、有制度优势,也有文化力量。中国古代有“九鼎”之说,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政权象征,更是文化赓续、文脉传承。由商周而汉唐、而宋明、而今日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精神九鼎传承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深厚的文化自信。本版今起推出“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系列评论,与您一起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编  者  

 

  

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力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春节之际,催动无数人返乡脚步的,也正是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从教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种以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实践……越来越多人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水脉、瞩望文化复兴。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地基和屋顶,都因文化而来。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不虚、不私、不妄”的真情;以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名句,讲述治国理政的道理;要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念兹在兹,正是因为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而视之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喻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毋庸讳言,我们有过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困惑与犹疑。中国历史上,有“三晚”之说——晚周、晚明、晚清,都是社会文化断裂期。1842年,英军陈兵南京城下,中国被抛入“全球时间”。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抗争、变法,经革命、战争,经建设、改革,不到200年时间里,中国文化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及至今日,面对传统,人们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惑;面对世界,又难免有“乡愁何寄”之困。在不少人那里,“中国风”不过是丝绸、水墨、大屋檐的符号堆砌,节日的行礼如仪敌不过电商促销的广告,人际的传统美德被消费社会的物质战车甩在身后。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我们急需重新定义自身。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把传统等同于“复古”“守旧”;更不是“去中国化”、毁古搬洋,把传统一概视之为“糟粕”“落后”,而是要返本开新,看到我们是站在五千年的文化河床之上、是扎根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文化土层之中,以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仅孕育了这个从未中断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之文明,而且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罕有的一个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奇迹。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所在,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更是我们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之所在。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独特的智慧和价值屹立东方。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相生”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在西方巡演,京剧的魅力震惊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中餐、汉字、孔子学院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架设起沟通东西世界的桥梁;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中医影响力……中华文化也以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基因,打开着全人类的文化场域。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一睹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给世界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用历史滋养“新的时间”(人民观点)

——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②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8日 05 版)

内在的文化,将我们与过去相连接,并因而拥有一种“产生新时间”的能力,在寻找心灵原乡的同时,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

新春伊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第二季热播,能记诵2000多首诗词的女高中生惊艳大众,很多人在微信中玩起了“定制专属诗”……传统诗词,以这样的形式让人们感受诗心、让时代浸润古意。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渴慕,由此可见一斑。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统的箭,说到底是射向未来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来传承发展,才能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告诫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勉励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俯拾即是、信手拈来的用典,正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

戚戚于“故园何处”的浓浓乡愁,痛心于文物被拆的历史记忆,痴迷于古典名著的精神追求……涌动在现代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是文化的“还乡”与“寻根”。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井喷”,需求增加也凸显“供给侧”的不足。当前,对于开掘传统文化,还存在“三化”的问题。一是“功利化”,忽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公益性、教育性,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招牌赚钱牟利;二是“庸俗化”,恶搞戏说历史事实,大肆解构历史名人,任意颠覆文化常识,扭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三是“简单化”,不顾时代特征,不辨精华糟粕,对传统文化盲目推崇、照搬复制。那些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新建古城、古镇,那些唯利是图、喊出天价的私塾、读经班,一拥而上争抢名人出生地,荧屏充斥胡编乱造历史剧,都是这“三化”的现实表现。凡此种种,非但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反而让文化失色、让传统蒙尘。

应该说,传统文化植根于历史语境,原样照搬到现代社会,很可能水土不服。更何况,传统从来就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正如历史学家所说的,我们总是在“发明传统”。从15世纪到19世纪,西方文化的创新,也正是通过古今对话来变革政治理念、调整经济政策、重新平衡政治秩序,由文化复兴迎来全面复兴。放眼中国,学者费正清曾指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具有“改革的能力”,能“通过重新树立其理想”,使这个古老国家生存下来。追寻传统并非一味复古,而是需要对传统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传统文化的枝丫嫁接到现代中国的植株,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激活“价值基因”。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奇迹,却也伴随着心理失衡、价值失序、行为失范等问题,而矫正价值航向、涵养价值共识,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市场需要注入“以义为利”的道德血液;面对庸俗的拜金主义,社会需要标注“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建设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政府需要树立“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面对一些人精神苦闷、价值虚无的“现代病”“西方病”,当今中国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塑、心灵的重整,都离不开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理念的润泽与滋养。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舒展“生活场景”。传统文化既不该仅仅置于展厅,更不该胡乱堆放库房,前者只适于观赏赞叹,后者更无异于明珠投暗,而是应该真正成为融汇于日用伦常中的“活的文化”。流动时代,亲亲为大,“常回家看看”承欢父母膝下;陌生人社会,与人为善,给保洁大姐、快递小哥一个笑脸;网络世界,慎独慎隐,让虚拟空间更清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应如此“水乳交融”。我们不可能回到穿汉服、着唐装的时代,摆几本线装书、放几个假古董只是附庸风雅,更遑论风水堪舆、求签问卦之类。让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活场景,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才是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哲学家认为,内在的文化、意识,将我们与过去相连接,并因而拥有一种“产生新时间”的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需要回溯所从来处,开掘精神的河床、寻找心灵的原乡,最终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

 

 

 

 

 

文化建设要多些“历史耐心”(人民观点)

——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③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09日 05 版)

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精神世界如此活跃,正是文化建设无尽的矿藏、不竭的动力

 

春节期间,全国上千个城市禁放限放烟花爆竹。“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的景象或将成为历史,而共坐守岁观春晚、指尖飞舞抢红包、阖家驱车寻胜景,已成为新春新风景甚至新传统。无需拉开太长的历史视野,我们就能感受到习俗、传统的悄然改变。

所谓传统,既有传承,也有创制,恰如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唐诗宋词,传统的河流行经不同的时空,往往会形成一脉相承却又独具特色的经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千年生生不息,传统文化可谓“别具一格”;而面向未来,更需要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层中“别开生面”。为明天沉淀下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华,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文艺工作时曾指出,“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这也未尝不是对整个文化发展的期许。时代脚步匆匆,“资源”“成本”“收益”“价位”成为砝码,既带来市场标价的激励,也带来趋利若鹜的忧思。一个例子是,阅读量成为不少新媒体的“唯一标准”,于是内容则胡编乱造以夺眼球、标题则“触目惊心”以博点击,更有故作惊人之语而不顾“三观”、不忌“三俗”者。不管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还是粗暴的“功利主义”,浮躁的背后,都是对传统的轻慢、对文化的辜负,这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底色,也影响到时代的文化样貌。

这两天,《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惊艳大众,不仅是因为2000多首诗词的记忆量,更是因为她身上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有网友评价,她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所有想象。公众对这样一种古典气质的激赏,也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那种沉静、厚重的向往。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对关系,就是“道与器”“静与动”的关系。“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者指向的都是撇掉浮面的泡沫、守住精神的根基、看到现象的本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让多少人沉下来,培厚了心性修养;“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又让多少人静下来,涵养了文化品性。这样的“文化根性”,正可化解浮躁,塑造我们时代的文化气质。

今天的文化建设,需要多一些“历史耐心”。让今天的文化成为明天的传统,这是必须的胸襟和气度。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面对网络世界的洪流,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如果没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文化定力,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化追求,怎么能沉淀出新的经典,让后人如我们今天吟咏唐宋名篇一样,沉醉于我们的创造?如果不能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又如何打开我们的精神世界,涵养出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魂有定所、行有依归的核心价值?丢掉了深刻的思考、放弃了社会的责任、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即便收获盆满钵满,也终究是一阵风就能吹走。

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文化与时代的“对位”。正在进行的春运,近30亿人次的世界最大规模短期人口迁徙,换个角度看,也是安土重迁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写照。而当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有了“网民”这个新身份,网络世界、数字时代又会为文化景观和心灵图景涂抹怎样的色彩?当代中国,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精神世界如此活跃,正是文化建设无尽的矿藏、不竭的动力。“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自我作古”的勇气,“但开风气”的眼界,都是为了在传承不绝的文化谱系中,定位这个时代的所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上个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都提出“新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21世纪,世界文化可能会有一个大的转变。贞下起元,利有攸往。今日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体系的崛起;中华民族之复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复兴。而这,正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自信所在。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