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现代学徒制 >

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作者:杨小燕 时间:2020-07-31 来源:未知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否可以大范围推广,一是看现代学徒制本身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二是看现代学徒制是否具有生态适应性,三是看现代学徒制是否具有长效延续性。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尝试从缓解两难抉择、优化存在场域和培育合作惯性几个方面提出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凝聚内外合力,缓解两难抉择

现代学徒制在具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比较优势的同时,企业和学生也面临着两难抉择。一方面,企业选才范围受限,难以实现真正的“招生即招工”;另一方面,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知之甚少,担心签订协议后反而限制了就业去向。基于此,可以从外部条件保障和内部主体意识两个方面着力,消解企业和学校的两难困境。

一是突破招生制度,拓宽企业选才范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一系列举措将在招生制度上实现实质性突破,为企业实质参与“招生”环节,实现更大范围的“选才”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

二是提升主体意识,强化自身责任意识。现代学徒制涉及学生、学校、企业等参与主体,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意识是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内部动因。就企业而言,现代企业并非游离于社会之外,在企业目标中嵌入社会责任,也是非常必要并且可行的。就学生而言,学校应强化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升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履行现代学徒制中与企业签订的协议,避免因“毁约”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削减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2.明确适用范畴,优化存在场域

试点院校的实践结果表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学生在课程成绩、综合能力、学习动力和职业认同等方面普遍具有比较优势,充分凸显了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上的“质量”优势。然而,现代学徒制作为诸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并非孤立存在。现代学徒制的推进,也并非全盘否定其他人才培养模式,而是要基于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性,明确其最佳的适用范畴,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要从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出发,立足专业特性、职业特性、岗位特性和综合培养成本等要素,确定适宜的推行范围。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应形成共生的良好职教生态。现代学徒制的大规模深入推进,对原有的职业教育生态平衡产生了冲击,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挑战。新形势下,由人才培养模式的相互竞争转化为协同推进,是职教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3.完善制度保障,培育合作惯性

试点是在矛盾的特殊性中总结出一般的经验,是从矛盾的特殊性到普遍性;“推广”是把一般的经验进行推广,从矛盾的普遍性到特殊性。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为推广奠定基础。新形势下,现代学徒制的推广需要完善的长效机制作为基础。然而,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主体,在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过程中面临着经济成本增加、风险加大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障碍。基于此,在现代学徒制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依靠制度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企业的培养成本和生产风险,推进校企双方构建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并以制度为保障,培育校企共同培养学徒的“惯性”,而形成合作惯性的前提是双方具有很深的相互依存度。学校与企业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不足,都无法形成长效的合作,难以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持续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校企双方搭建了深度合作的平台,构建了深度合作的基本框架。《方案》也明确提出,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同时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学校可从校企合作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产教融合型企业可以获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符合条件的试点企业可按投资额定比例抵免教育费附加。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已经从政策上为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指明了路径。同时,现代学徒制试点形成的校企双方相互磨合经验将有效推进国家政策的落地,切实提升校企双方的相互依存度,积极培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惯性。

当前,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师资实训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始形成突破。通过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学生的成长也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但是,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的结合体,其自身的跨界性和培养过程的不可预见性早已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学徒培养质量的担心。特别是在试点过程中招生、培养、就业各个环节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评价、反思、再实践,在改革中不断打造现代学徒制“中国样板”,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