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队伍建设 >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

作者:​钟亮梅 时间:2021-02-21 来源:节选自《豫章师范学院学

立德树人,“德”指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优良道德品质,指向职业精神;“人”指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掌握扎实学识和过硬技能、人格健全、全面发展,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做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指向职业技能。用立德树人统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整合学校教育各要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兼具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德技双修、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者,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职业精神)和“才”(职业技能)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一体两面,其中德是占主导性、决定性因素。“立德”是根本,“树人”是核心,“立德”是“树人”的先导,“树人”是在“立德”指导下的实践成果。

道德养成规律决定了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立德”(思政工作)就是要培养、形成、转化、修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道德学习的实质是道德判断认知结构的变化或改组。道德认知是一个人道德的总开关,是一切行为的基础,是学生个体成长的核心内动力。道德认知对个体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个体人生所有面向的选择的能力,是学生个体的精神之钙。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有于志之未立耳。”无论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各学科知识和通识类知识的“知”,还是道德选择、道德实践的“知”均起源于道德认知。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态度本来就包含了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包括如何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如何运用知识工具来服务人生社会以及用什么态度对待求知的过程、困难和结果。因此,立德树人必须抓住道德认知这个关键,使理想信念(道德认知)成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指路航标。

道德养成是对教育对象知、情、意、行四个维度的塑造。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动)是学生成长的四个维度,其中“知”(道德认知)是关键。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从当前高职学生的能力素质现状看,很多学生的专业学习往往是道德认知不足,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导致遇到困难就缺乏自信、不够专注,产生畏难情绪,无法做到深入精微、求知求证,不能坚持乃至自我放弃。道德认知的缺失(精神缺钙)导致学生无法产生道德情感(自信、好奇、投入、可实现),没有动力采取道德行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行动),缺乏坚定的道德意志(攻坚克难、百折不饶)去坚决执行勤学苦练、磨练技艺,导致学生无法大幅跃升素质能力及锤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高职院校应实现引领高职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知的层面,建立理想信念、道德认知、国家集体观念,对个人价值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协调统一的正确认知,树立技能报国的志向;情的层面,建立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对国家民族历史的自豪和热爱,激发起探索、求知、提升技艺能力、以技能报国的强烈动力;意的层面,培养矢志不移、攻坚克难、百折不饶的意志;行的层面,知行合一,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学苦练、磨砺技艺的行动全面打造自身素质能力,用实际行动投入到为国家、社会、集体做贡献的事业中。(节选自《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