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为:构建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主体、产教融合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不仅包括构建教师队伍法律制度体系、科学设置认定标准、建设培训保障体系、多元合作培养,创新培养模式等建设路径,还涵盖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等多元化保障体系”。高职扩招背景下,根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圆锥式六维一体核心能力模型,建构组合型、多通道的融合式培养路径。
一、建立组织教育、自我教育的双通道培养路径,夯实思想政治素质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要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素质是“双师型”教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思想认知基础,通过组织教育、自我教育的双通道进行培养路径的优化。一是抓好思想政治培训,思想政治培训是加强党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的有效举措,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抓手;建立师德师风长效监督和培育机制,结合主题性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双师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奠定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抓好职业规范培训,从教育职业自身特点、特征及成长规律出发,组织规范性培训,依据各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人员比例、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经验结构的现实条件,组织学习与高职院校教师相关政策法规,组织教师教学法、教研法研究讨论,从职业需求、职业生涯发展、职业规划角度进行培训。
二、建立项目主导、校企协作的项目化培养路径,提升团队协作意识
项目思维,最早被运用于商业开发和商业合作中,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和推进,项目思维被引入高等教育理念中。项目思维主要特点是全程管理与精细化控制,以项目建立到项目完结为周期进行组织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引入项目思维,以项目为导向,以新农业人才需求为例:根据国家发布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依托国家政策扶持,可将“帮扶新型农业人员”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项目”,以农业专业技能为技能培训需求基础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项目化团队,对接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技能指导。同时以项目划分具体岗位,以项目为师,组织分析和预判,提出项目化培养方案,提升自身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以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企联合、校企合作、校企同步的联合式培养机制,发挥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优势,打通“项目”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在高职扩招背景下,积极扩大项目导向视野和范围,逐步形成“外籍专家+企业专家+高职院校教师”的国际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项目格局,发挥项目和企业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建立内培为主、外培辅助的组合式培训路径,聚焦形成教专合力
各所高职院校具有各自的特色学校、特色专业,教师管理部门也熟悉本单位“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能力、专业技术、业务水平等情况,依托各自高职院校本体组织内培为主、外培为辅的培训具有一定优势。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培训,依托打造匠人工程和工匠之师工程,利用高职院校专业知识储备优势,组织“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定年度和当季培训计划,开设培训辅导专班,组织好大学、企业和社会教学资源,成体系、成规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二是跨学科知识培训,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开发“双师型”教师在线教育平台,多渠道组织“双师型”教师知识拓展培训,以跨学科知识为主要培训内容,比如脑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拓展“双师型”教师知识储备,为帮助了解学生心理变化,促进向科学育人、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方向推进。三是技术资质培训,联合高职院校所在省份人力资源技术资质认证主管部门,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年度人才学历、技术资质进修计划,安排“双师型”教师参加国家、省、地市组织的各类专业技术资质培训、进修和“回炉”再训练,帮助“双师型”教师再获得1-2项技术资格认证或者低级向高级证书的申领。四是技术技能培训,高职院校在内培外培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双师型”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积极投入校企共建职业技术师范专业能力实训中心的建设,积极建设“双师型”教师技术技能培训和实践基地。
四、建立内外统筹、动态跟进的融合式培养路径,激发教学创新活力
《实施方案》中对教学创新团队的建立、建设和目标建设数量、建设层次进行了规定,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因素是提高双“双师型”教师创新意识,而科研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双师型”教师创新意识培养中两个重要因素。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内外统筹方式,依托进口博览会、人才交流会、主题展览会等渠道,将产业创新能力请进来;贯彻落实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抓住学习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机会,将国外教育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先进理念、技术请进来;加强境内境外之间、行业企业之间的校企、校校动态合作,动态跟进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和趋势,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科研创新资源引入到具体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中。建立技术革新、技术创新、科研创新等专项科研帮扶和立项计划,建立动态师资任用、聘用和续用机制,建立动态考核、考察和评定机制,激发“双师型”教师创新活力。
五、建立身心同步、心智塑造的双轨式培养路径,强化理性决策能力
高职扩招引发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新一轮变革,也引发身处变革中的“双师型”教师的身心素质变化,建立身心同步、心智塑造的双轨式培养路径,塑造良好心理素质,构建和谐心理状态,是应对变革之局的有效措施。一是组织心理素质培训,定期组织“双师型”教师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比如团体心理训练、心理适应性训练、压力对抗性训练等,组织学习心理学科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依托心理培训强化“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抗压能力。二是建立心理援助机制,依托高等院校区域化专业学科优势和资源配置优势,建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心理援助的电话平台、网络平台和面询平台,组织定期心理测评,掌握心理状态,建立“双师型”教师身心动态数据库。三是构建“双师”职业心锚,神经结构在人头脑中的自动反应系统或者为自动运行模式,称为心锚。组织无领导小组训练、职业发展规划培训和心理职业意识训练,形成心智决策双轨式培训路径,合理建构“双师型”教师职业心锚。(节选自《职教论坛》2021年第7期)
<< 上一篇:教师评价改革的关键在于思维转变
>> 下一篇: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