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谱写职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温道军 王仁伟
日前,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传来捷报,学校代表队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高职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
这已不是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引得全国媒体聚焦了: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单位……
一个个国字号招牌见证着学校的发展成就,这所学校也昂首阔步迈进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前列方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温道军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职业教育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人才培养全面提质?这是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从党的建设、文化育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苦练内功,强化内涵建设,谱写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固本
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完善机制体制、提高基层党建质量、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等方面抓关键、出实招。通过实施党的建设“三一”领航工程,打造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建立一项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向互通、高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创建一套高质量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基层党组织“三优”固基工程,抓基层、打基础、强根基,充分发挥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三维”铸魂工程,构建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化塑魂
军工特色文化夯实人才质量根本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学校之魂、学生之魂也需要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孕育。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根红苗正”的军工行业学校,也是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仅有的一所高职院校,继承和发扬了光荣的军工办学传统,以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打造了以“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为主要内涵的军工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塑魂功能,把军工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夯实人才质量根本,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让文化落地生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文化人的发展战略,把“忠、毅、严、细、精、优”的军工文化教育植入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行动导向,素质养成”为主题,以日常管理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主线,推行军工文化、军工标准和军工质量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三进”活动,通过参观校史馆、军工文化报告会、军事理论课、国防教育课、《军工魂》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站等一系列军工精神教育,使军工特色素质成为学生的显著特征,“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核心价值体系深深融入广大师生心中。
学校军工文化育人品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唱响青春主旋律,凝聚筑梦正能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打造军工特色文化育人品牌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培育军工特色文化,打造军工育人品牌》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高校校园文化特色品牌重点建设项目,荣获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3项,军工文化塑魂工程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特色品牌。
双元育人
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着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一头热”“两张皮”等现象。
而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教深度融合却成为常态。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聚合集团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探索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模式。以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为载体,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先后与河南北方星光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前进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光学集团合作共建二级学院;与河南恩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航空工程学院。校企共同组建二级学院理事会,企业以主体身份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先后与长安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集团、中航国际厦门天马微电子集团等国内龙头企业联合实施“双主体”或“订单式”人才培养,由学校和企业两个教育主体共同约定合作招生的专业和计划人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成对人才的培养。
“订单班的学员也会全过程参与企业生产线的设计、设备安装调试、产品试制,在培养过程中就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实现了零距离上岗。”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温道军介绍,目前学校的“双主体”育人专业已发展到11个,“双主体”合作企业达42家,学校与成员单位合作制定的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改革试点方案得到河南省教育部门的认可,主持研究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并于2018年顺利通过首批国家级别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
温道军表示,如今的校企合作已由学校唱独角戏转变为校企共唱一台戏,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了资源共用、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合作机制,促进了军工职业教育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因材施教
分类培养评价助力人人出彩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
高职的生源具有多样性,学生在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目标、人际关系、经济条件、性格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动手能力很强,他是学得好还是学得差?过去,类似这样的问题对许多职业院校来说是笔糊涂账。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服务于河南省“三区一群”国家战略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结合学生学业基础及个性差异,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技术技能型、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三种人才培养目标。
新生报到后通过入学教育、专题报告会、分类培养教育会等,充分了解专业特点,结合自身条件,自愿选择学习类型,学校针对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制定专项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对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实施过程中学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原则,制定分类培养、弹性学制、中高职衔接学分互认、创新创业学分转换等相关制度,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多元运行机制和立体评价机制。通过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生产现场建设为校外实训基地,或者将企业的生产现场建设在校内进行生产,从而满足高技能型实践教学的需要;技术技能型可以去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生产,从而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技能;技术应用型以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主进行实践锻炼,校内实训为实践为辅。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贾庆成表示:“我校实施的分类培养立体评价,为每个学生搭建了差异化的‘能力地图’,终结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核心素养。实验结果显示,因材施教大幅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升,人人出彩的梦想可期可盼。”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逐浪高。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苦练内功抢抓机遇,乘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一次又一次地走到媒体的聚光灯下,赢得职教界的注视与喝彩。今天的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为业内都认可、行业可交流的一流高职院校。
征程万里风华正茂,重担千钧策马扬鞭。围绕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锐意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坚定,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正深入推进,朝着为每个学生创造人生出彩的理想航向,河工人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温道军 王仁伟)
<< 上一篇:对职业教育的20个判断
>> 下一篇:坚持以“五力”彰显职教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