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双高建设 >

双高建设如何做到精准施策

作者:周建松 时间:2020-07-31 来源:未知
一、要全面领会双高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双高意见》在确定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的同时,详细阐述了改革发展的十大任务。对此,要全面理解,分层次认真抓好落实。

要切实重视党的建设。这是双高建设的重大政治前提,其核心要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建工作体系建设,加强校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完善院(系)党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激发发挥党建工作正能量。三是要全面实施双带头人制度,创建双高建设党建工作示范岗,实施党建先锋引领工程,推动学校事业沿着党指引的方向正确前行。

要在四个打造上下功夫。围绕努力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这四个要求,把握其核心要义,以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为重点,以专业群为平台,以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点,推动双高建设提内涵、上水平,体现类型特色、彰显一流水平。

要在五个提升上上水平。要按照双高文件明确的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国际化水平的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要求,适应国际合作新机遇,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提升服务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双高学校办学治校水平。

二、要坚持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基础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做为双高建设的十大任务之四,共有四个部分内容,其中第一款的表述比较复杂,“面向区域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专业群建设的历史。教育部财政部在2006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时,就使用过专业群的概念。二是正确理解专业群的涵义。所谓专业群,是由一个重点专业带动,相关若干专业组合而成的专业链,对此,不同专家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共识是一致的。即三相三共,专业群的学科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专业内部基础课程共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共育,与此同时,要努力实现专业(群)链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对接。三是组建专业群的基本要义。即第一,面向区域或行业优势产业。第二,依托优势特色专业。第三,有一个科学运行和动态调节机制。

校企合作建设专业群。一是要通过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由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参加来共同研究制订比较科学而规范的专业和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吸收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工艺和规范。三是可供国际供学习借鉴。四是开放共享机制。

双师型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是建好专业群的关键。需要强化结构概念,增强团队意识,树立创新思维,探索分工协作模块化建设之路。要推进三教改革和课堂革命。要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改革、教材建设和更新机制改革和教法改革,充分广泛吸收现代信息技术,努力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建立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一是要选好重点专业和专业群。这需要尊重历史,尊重办学发点、尊重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并逐步从需求出发,结合趋势把握和学校条件,逐步形成与规模相匹配的专业大结构,形成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对于重点专业的选择,一般应该有几类,第一类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与学校所在区域和行业最最密切的特色专业,这类专业规模不一定大,但一定是特。第二类自然是区域和行业需求比较大的,学校办学规模也是比较大的专业,相对而言,也是办学水平比较高的专业,影响力比较大的专业。二是如何构建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机制。从科学角度而言,一般采用四象限分析法,从需求和条件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来确定,凡市场需求大且学校办学条件好的,应大力发展;凡市场需求大但学校办学条件弱的,应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凡市场需求小而学校办学条件好的,应审慎发展;凡市场需求小而学校办学条件弱的,应放弃发展。三是积极开发特色新专业。要根据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需要,根据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发展趋势、适应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生活等要求,积极开发特色性新型专业,并不断优化专业群及其结构,并相应优化课程教学和方法,使专业群建设真正体现高质量、高水平、高适应性。

三、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

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性研究。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对研究工作不重视,创新性研究不足应是重要原因,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尚未厘清,实践中的许多具体问题没有摸清,决定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和长远未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也没有完全梳理清晰。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结合双高建设,把基于类型特点、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在构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话语体系上积极作为,努力以研究之高打造高水平高职教育之高。

要重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在双一流建设中,文化建设被摆上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如何正确把握文化存在的价值,鼓励各学校乃至专业群在文化培育、文化育人、构建文化体系上下功夫,我们应该切实加以重视,尤其是如何把握高职教育文化本身的系统性,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如何正确处理高职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职业文化的关系,如何结合“三教”结合探索形成富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文化,如何构建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文化校园和校园文化,推动文化育人、以人为人,应该鼓励学校自主探索实践。

要鼓励高职学校开拓创新,打造亮点。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文化丰富、多民族团结发展的大家庭,各高职学校又有各自的发展历史,所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肩负着不同的发展使命和担当,双高建设既应当要求各学校建设学校和专业群做好必修课,实现基础达标,同时,要支持各学校和专业群从自身特点出发,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不同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制度体系,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的形成提供鲜活案例和成熟方案。

四、要形成全员参与、人人负责的建设大格局

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处理好项目责任人、责任制与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积极性的关系,防止出现上热下不热、少数人积极但多数少无关的情况,真正构建起一个分层落实、层层负责、人人参与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机制。

要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责任体系。建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牵头挂帅的领导小组,并明确各子项目负责人和协调领导,设立专门工作班子(双高办公室)统筹工作,建立由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职能处室、二级学院、专业课程团队在内的工作体系和责任机制,形成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自下而上层层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和项目资金建设绩效。

要营造人人关心和参与支持的局面。要防止出现建设过程中的两种情形,一是学校建设与其他学校关联不大,关起门来搞建设,起不到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校内建设团队与师生员工关联不大,达不到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局面,不利于建设工作向广泛和纵深推进。必须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作用。(节选自《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