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双高建设 >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

作者: 乔晓艳 时间:2021-05-26 来源:节选自《职业教育(中旬刊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实现专业群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服务更加优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群及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

一、改革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要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就必须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职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的专业细分,深入调查分析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特定需求,探索“‘学生与员工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业与项目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多元管理平台,形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系列标准。在现代学徒制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上,开设技能竞赛、创业实践、个性特长等拓展模块的教育教学内容,探索基于不同生源的分类教学、分类管理、弹性学时的灵活学制,制定专业群内学分积累或转换制度,通过1+X证书融通制度的运用,引导学生完成相应专业知识技能模块的学习,逐步完善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特色方案。

二、建设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

在高水平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要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与行业企业进一步完善专业基础共享、拓展课程互选、专业技术互补的专业群共建共享课程资源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优势,开发满足混合式教学要求的模块化课程教学资源,构建基于“课程学习+能力拓展+员工进修+技能培训”的开放共享型课程教学资源库。着力开发提升知识能力的学历课程资源、对接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课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与国际职业标准接轨的创业孵化课程,同时创新以专业群岗位工作能力为要素的课程学分与课程标准,加大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并注重及时融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满足学生、企业员工和农民工等不同层次群体的学习需求。

三、实施专业群教材与教法改革

依托“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教育模式,以专业群课程资源库为载体,全面推行教法改革与创新。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针对“高职扩招”政策背景下的复杂生源结构,创新多场景学习成果积累的“课分制”。通过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创新“专业知识线上学习+技术技能线下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模块化课程资源,为学习者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资源模块对应相应课分,课分积累达标即可获得该课程学分。针对某些课程现场教学限制因素,创新开展直播教学。跟踪产业前沿,邀请企业专家开展专题案例教学。对接行业及职业标准,开设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校企双方合作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并用于在校生教学和社会人员培训。教材内容应便于使用者快速上手,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

四、组建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建设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学创新团队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保障。要对接专业群发展需求,以“四有”标准组建跟踪专业前沿技术、引领专业教学教法创新、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聘请业内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领军人才支持专业群建设,培育校内专业带头人;通过选派专业群骨干师资研修访学、承担教研和科研项目等,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增强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龙头效应”,组建高水平、结构优化的“双师型”创新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使企业技术技能大师与骨干教师师徒结对、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互帮互助。遴选核心骨干教师,通过企业锻炼、国内外访学培训等途径,培养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校企共建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联合深度融合企业,组建满足创新人才培训培养需求的校外标准化实训基地。通过共聚校企优势,合力建设集实践教学、企业真实生产、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具备国际视野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针对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资源共享、远程协作、在线预约等需求,校企共同开发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校企远程视频互动学习系统,形成集校企主体互动、资源共享、科学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信息化平台。通过校企共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保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校企共建、共育过程中以真实环境、真实项目和真实压力为载体,创新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训实践中心,真正实现产教对接。

六、打造专业群创新服务平台

跟踪当前产业发展趋势,组建集产业学院、大师工作室和新技术研发推广中心于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创建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就业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学院,促进师资、技术、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结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协同创新。引进行业技术领军人才,创建大师工作室,依托大师工作室平台,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培训,培育创新团队,提升教学团队施工工艺创新和前沿技术运用能力,共同提高校企研发水平。与行业内技术领先企业合作创建集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技术研发推广中心,依托企业生产项目,共同申报研究课题,通过校企协作,进行技术研发,对应用效果好的成果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七、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水平

高水平专业群要满足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积极响应“高职扩招”政策,构建人才培养、人员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对口支援多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面向企业员工、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农民工等,提供多层次、多渠道、个性化的学历教育及社会培训服务,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项目,承担各类中小微企业的横向科技项目,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成立培训服务中心,提供社会培训与继续教育服务,聘请行业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及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能手作为培训教师,提高培训质量,树立培训品牌。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服务行业范围,为贫困地区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实施对口扶贫和社会公益性服务项目,支援中职办学,提供中高职衔接办学服务。组建社团,组织志愿者进行援疆、援藏等服务,提高高水平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

八、加强专业群国际交流与合作

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际能交流”是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的重要标志,要主动地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文化交流。积极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的教育培训,与企业共建海外人才培训基地,共同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在国外建设职业教育工作坊,积极推广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标准。通过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对外推广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九、建立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伴随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升级的动态过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成立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机构,建立校企联动的专业群运行管理机制。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进产业发展,依据专业群人才供需变化,动态调整专业群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共同编制专业群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依托行业协会和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科学高效的专业群内部运行机制,健全专业群管理体制,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注重过程管理、过程考核,构建自我评估体系,提高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管理水平。结合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创新专业群建设与评价机制,完善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采集专业群、专业建设状态数据,对专业群建设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实施专业群自我诊改,构建常态化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高水平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节选自《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