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质量诊断与改进 >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文迁进

作者:沙玉娥,丁钢 时间:2020-09-04 来源:未知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诉求

人工智能时代,被机器裹挟的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机的复杂关系,如何避免人的智能消解于机器智能中?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植入人类的价值观,让人文主义融入机器智能,促进人文作用从能量较低的初态跃到能量较高的激发状态,增强人在交互过程中的自觉性和时代性,扩大人和智能机器交互的宽度、深度和温度,促进人工智能向人文智能的迁进。人工智能和人文主义互通共融,是对待人工智能的科学态度和发展方向。只有不断人文化,人工智能才有更好的发展,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也才能更加和谐。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职教变革

1.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

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培养智能机器的虚假性主体,人被机器智能所操纵和作用,并不知觉醒。二是培养智能机器的补充性主体,能在适当的环境和环节上,补充发挥人的主动性作用。三是培养人工智能的主导性主体,从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运用、维护和升级等方面,能够自觉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适应、自觉助力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从单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向具有人文自觉意识、人工智能思维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要着力培养能够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导型主体。

2.教育活动主体的变化

人工智能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逐渐形成了智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新型教育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的模式从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模式,转向人—机器或人—机器—人、机器—人—机器的复杂型教学模式,真正构建了教师、学生、机器三者间的交互关系。新型的职业教育教学主体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和功能应如何重新界定?实际上很多教师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3.人才培养内容的变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从重复性、机械性岗位所对应的传统型专业,转向智能化岗位所对应的智慧型专业。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职业教育要瞄准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主方向和突破口,围绕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建构起完全教学链、闭环式的“人文智能职教”新范式。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智能校园建设,切实推广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库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有效应用。要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另一方面,要重视并持续加强人文教育,注重挖掘和运用优秀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切实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整体环境,按需实施精准推送的现代教育服务,加快推进与完善日常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定制化进程。

三、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文迁进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学到什么具体的人工智能手段,更为关键的是受教育者成为“什么人”“是什么”。如何将人类的价值观、想象力、创新思维和情感实践等赋予被教育者,这才是当代职业教育需要探究和追寻的。现代职业教育要全面加强和融入人文教育,真正教授给学生一些人工智能及其他外物无法替代的东西,如哲学思辨思维、艺术审美能力、创造性想象力和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内容。

1.加强人文建设,职教园地从工厂车间向人文高地转变

人文教育必须以广泛的社会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入优秀的区域文化和教育文化。职业院校既要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又要紧贴时代脉搏,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工智能,既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源泉和路径。职业院校在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的基础上,要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更加广泛、便捷地汇集人文教育内容,吸纳社会优秀文化,营造生动健康、兼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在开展各种人文讲座、读书活动、文艺沙龙、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的同时,要运用智能化、数字化载体,突破时空壁垒,广泛、持久、高效宣传优秀文化。运用大数据统计,优化选择人文教育内容,构建职业教育丰富的、科学合理的人文课程建设,运用人工智能手段,按照学生的个性需求,精准实施人文教育。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多维度、多形式渗透和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人文课程教育”向“课程人文教育”转型,加快普及并深入开展全员参与、全方位接触、全过程实施的人文教育。

2.发力智慧教育,培养重心从应用技能向综合素养转型

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仍然是原创性。这种原创性,取决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实践所需要的综合创新素质,取决于人才所具有的人文性和文化力。为此,职业教育要融合不同门类的人文课程知识,综合多领域知识,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知识体系,为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搭建综合化基础性知识平台,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解决跨领域的问题。融合技术技能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注重和加强以人文教育为主的通识教育,应从重技术技能培养的应用型教育向重综合素质的智慧型教育转型,培养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深厚人文涵养的现代工匠。融合人工智能与人文智慧,在人工智能课程中设计实施人文教育内容,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高度人文自觉和主体能动性强的从业者和创业者,增强受教育者对人工智能的适应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引导受教育者用人文智慧创造性应用智能机器,用人文情怀温暖智能化生产过程,实现人机深度融合。

3.延伸教育服务,教育取向从服务生存向服务终生转变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不仅要维护和增强受教育者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和能力,还要培养和增强受教育者在智能机器面前的尊严和能力。为此,职业教育要高移人才培养取向,延伸服务手臂,为受教育者就业服务,为其一生服务、为其人生导航,以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构建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手段。引导受教育者体悟人文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把个人追求与民族的、国家的、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养成富于激情、敏于探求、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培养受教育者终生学习、不断进取的动机、品质和动力。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载体、新方法,拓宽教育时空,增强职业教育全天候、全方位的开放性、共享性,构建面向每个受教育者、适合每个受教育者、伴随受教育者一生的,更加开放、富有灵性和生命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原文发表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