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立德育人,要实现国家高等教育乃至中国梦的目标,就要不断加强思想引领与人文建设,突破“专业化”的属性所带来的知识与能力隔膜,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格局,将人文拓展融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精神、人文理念和人文素质素养,推动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一、打造立体化的人文素养培育机制
所谓立体化的人文素养培育机制,是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出发,通过“课程思政”引领,不再片面地仅仅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立足课堂教学,走出课堂教学,加强社会实践,打造校园文化,注重环境熏陶,按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重新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从原先片面的平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尊重个体差异的多方位立体化人文素养培育机制。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时间积累过程,要想完成质的量变,需要将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到和专业教育等同高度的重要地位上。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应该要设置完善的课程培养体系,不再仅仅是简单开设人文课课程设置、单一课程目标、课时数等要求,还要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全方位的人文素养类选修课程(如音乐鉴赏、社交礼仪、口才与演讲等),同时提出专业课程培养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思想引领、人文培养以及精神塑造目标,将人文与专业协同结合,使其水乳交融,并有相应量化标准,形成“不以分数定论”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在日常教学水平考核以及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时,都能有所体现,并作为考学校与教师核标准之一。
二、打造多学科协同发展模式
“课程思政”的关键效应在于“协同”,如何使协同不会流于形式,使专业与人文两者的结合等于甚至大于其两倍的功效,打破传统的课程“孤岛”模式,是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第二个途径。为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需要对“供给侧”问题进行良好解决,在教学实践中调整教学结构配置,实现德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以及师德构建等方面的供给侧升级转型。学校要建立协同育人体系,积极号召与开展学科之间的交流访谈,制定统筹统一的教师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人文元素的师资队伍,整合教育资源,打破专业垄断的局限性。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充分重视,积极跨学科学习交流,突破自身知识壁垒,融合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自我。最终学校可以打造出自身的精品课程、优秀团队,建设学校的专业品牌,形成一条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辐射链。结合各专业学科的特点,围绕共同的教书育人教育目标,将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营造健康愉悦的人文校园环境
各高职院校应以自身的办学理念、学风、校风为基础,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将人文气息融入到日常的运动会、歌会、艺术节、社团、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中来,改造校园环境,将人文理念融入到校园设计、环境布置中,使学生在校园中时刻都有一种耳濡目染的效果。这也是“课程思政”提出并推进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要求。以社团活动为例,学校应倡议、指导或组织学生成立如摄影社、书画社、插画社、文学社、舞蹈团、工作室、志愿者协会等丰富的社团,建立社团成立宗旨,完善社团规章制度,聘请优秀的相关特长且具备丰富人文素质的优秀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确保社团活动有序、健康、丰富、多样、格调高雅且定期正常开展进行,拓展社团成员兴趣爱好,提升人文素养,形成良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人文领域的学者进行校园讲座,消除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心态,排解一些学生在学习时所产生的迷茫与困惑,完善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
四、以文化视角打造新媒体平台指导并促进学生发展
将人文文化借助新媒体平台推送教育理念与文化创新,宣传积极向上的文化正能量,需要“课程思政”进行方向上的指引。“课程思政”理念要求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传统思政工作,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高职院校通过打造自身的公众号、微博、抖音、自媒体等网红平台,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借助“网红文化”手段将传统人文、政治思想与精神文明建设转化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优势,扭转错误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塑造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知识自信、能力自信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搭建优良的创新教学实践平台
将理论思想、人文素养作用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需要结合“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深入细致的磨练与总结。通过积极探索的校企合作,开发出一批更具学校专业特色的且兼具文化理念的教学资源,提炼一批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校企改革经验和特色做法,做好整体设计、科学合理设计,全面推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节选自《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 上一篇:高职院校SPOC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 下一篇:双高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