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双高建设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建滨 时间:2021-05-25 来源:《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的天然基因和核心功能,也是“双高”院校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不高

专业是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区域经济紧密联系的接口。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性社会需求相匹配,服务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相吻合,但一般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人才总量相比过高,与实体经济发展有一定偏离,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二)社会服务能力不均衡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可通过自身优势为社会、企业、政府提供人员培训、业务决策咨询、成果转让应用和技术创新指导等服务。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院校服务方向侧重于技术教育和培训,在技术研发和对口支援方向上较为欠缺。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这些服务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的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力量强于新兴专业,且具有强大的校企合作伙伴,社会服务途径、方法呈现多样化。另一方面,技术研发和对口支援的运行周期长,投入资源较多、成效不明显。

(三)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潜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足30%,转化后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占转化成果的30%,换言之,高职院校能够产生较大经济利益的只占科研成果的10%。分析其原因,第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应用性不足,“重数量轻质量”“重级别轻实用”现象显著,这与政策引导未上升到与社会经济服务密切相关。第二,科技成果转化是理论-实验室研究-产业化运行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本,周期长,风险性大,高职院校的投入意愿不高。第三,学校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无法充分了解彼此诉求,缺乏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中间机构,进而影响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

二、高职院校强化社会服务的对策

“双高”建设对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为打造高职院校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社会服务需要注入“三全”理念

理念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具有支撑作用。高职教育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注重内部效能,还应重视外部效能,衡量外部效能的重要指标则是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主动”承担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安排的结果。在服务过程中,全程、全面、全员参与是高职教育服务的“助燃剂”。全程服务,即将社会服务贯穿教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从专业、课程和师资的顶层设计上体现鲜明的社会服务性,注重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地方的产业特色、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为地方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思考、会动手的双能型人力资源支撑。通过全面服务,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地方的人才培养中心、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决策参谋中心、信息咨询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和资源集散中心。全员服务,学校师生是服务社会的主体,都可以在服务社会中有所作为。

(二)立足产业办专业,专业反向促产业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然而这种环境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当地政府必应当立足当地实际状况,结合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研究社会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指挥棒”功能,通过政策出台和资源配置,引导高职院校和区域产业园区合作办学,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借助产业办学的同时,要反作用于产业,即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专业辐射区域产业发展。

(三)形成教育合力,释放平台功能

首先,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其次,进一步提高专业群集聚度和配套供给服务能力,与行业领先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服务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再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积极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四)健全机制,激发教师活力

质量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生命线。教师就是社会服务的直接力量,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意愿和能力是影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核心因素。因此,要想实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健全学校社会服务体制机制。设立专门职能机构,出台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统筹规划、系统部署、明确权责、协同推进社会服务进程。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将社会服务纳入教师绩效工资和职称评聘,激发教师社会服务潜力。依据教师参加社会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和经济效益,按其参与贡献的比例合理分配。(王建滨(1990-),男,山东青州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原文发表于自《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