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就业安置 >

基于契约理论的校企合作新举措

作者:韩西清 时间:2020-09-04 来源:未知

契约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协议或约定,即要求当事人要承担和履行约定的责任与义务。契约一般包括外显的书面契约和内隐的心理契约。书面契约不可能涵盖全部要素,而心理契约由于其隐性特点,可有效弥补书面契约在责权利等要素界定上的缺位,有助于强化契约的约束性和激励性。

根据“双高计划”要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协同发展为目标,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根据契约理论,命运共同体本身就构成一个契约联合体,参与合作的当事方基于各自需求而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约定。当事方在某一领域内达成的合作协议构成了书面契约,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当事方对投入的回报,特别是对促进自身发展的预期就构成了心理契约,具有明显的驱动性。可见,契约理论为高职学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落地之道。

一、强有力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根本保障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成本补偿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当前深层次校企合作难以达成、合作协议违约较为普遍的重要原因。在当前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没有有效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推动作用、建立相关针对性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具有非常强的迫切性。

当前,国家已经认识到并在重点解决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畅的问题。“双高计划”明确提出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学校治理的要求,指出要健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发挥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这为规范和完善高职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提供了契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强调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等。这些政策出台和制度制订从心理上增强了校企对参与合作的激励和约束的预期。为确保政策和制度落地做实,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出台针对性强、可执行的配套制度和政策,特别是对校企合作中的职责界定要清晰、考核评价机制要科学、违约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加大。

二、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

要促进产教融合,落实校企“双元育人”,发挥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校企共建育人平台是关键。“双高计划”明确提出高职学校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校企协同共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的要求。育人平台是校企进行紧密联系的纽带,也是校企实施联合技术攻关和高质量育人的基地。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依据政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投入资金、技术和设备,与学校共同申报和创建产学研基地、共建企业冠名二级学院和先进的实验实训室等紧密型的育人平台。通过平台,围绕协同育人和技术研发,将校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校企共同建立合作章程,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形成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因为企业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使企业更加重视合作的深入实施,赋予校企合作较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保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职学校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的核心任务,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学校先后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但由于受到教学条件、资源和机制的限制与束缚,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匹配上仍存在较大差距。校企紧密合作共建的产学研基地、企业冠名二级学院和校内教学企业等平台,由于双方合作论证更为深入、合作内容更有针对性、合作机制更有激励性,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提供了具有企业标准的教学条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灵活的育人机制,使全面落实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可能,更为校企协同参与、“双元”育人提供了真实的条件和环境。依托平台,企业员工和专业教师以“师傅”身份参与教学,学生以“学徒”的身份接受教育,实施多学期工学结合,在平台完成专技训练、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标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四、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是提升高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新时代赋予了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地位对等性,要求合作参与方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由于目前高职学校的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偏弱,专业教师缺乏对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熟悉和较强的技术研发攻关能力,不能有效满足企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和职工培训需求,导致高职学校在合作中缺乏影响力,后劲不足。《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要求职业学校主动与企业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高职学校必须重视产学研平台建设,健全和创新科研管理与教师培养机制,强化专业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提升,重视双师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打铁还需自身硬”,高职学校如果拥有了懂企业经营、能科技研发、会技术攻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就拥有了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针对性强的职工培训的能力,能解决企业之忧、满足企业之需,做到行业企业“离不开”,也就保证了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最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地做实。(原文发表于《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