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职教文库
| 职教文库
职教文库
首页 > 主页 > 就业安置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同层次模型构建与协同内容

作者:朱军,张文忠 时间:2020-09-19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

在信息技术时代,层出不穷的变革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也导致了不确定性的增加,一切都在打破与重构。对这些重构的理解需要更加广泛的视野、更加互动的关联以及更加开放的格局,类似于一个“生态系统”的逻辑,复杂、多元、自组织以及演进与共生,所以当代的管理效能不仅仅来自于分工,更来自于协同。因此,从协同角度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能提升进行研究具有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协同理论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协同理论研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协同理论认为,不论是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均存在协同作用,促使系统从混沌状态中形成稳定结构,从无序运行变为有序运行。

协同的基础建立在以分层次识别事物的方法对管理对象、管理方法进行分层,从而有效地探索协同作用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规律,更好地掌握管理协同作用变化的秩序和规则,进一步认知协同作用下系统的发展变化,提升管理能力与水平。因此,协同层次的划分能根据各层次的预定目标,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设计对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从而实现各层次管理优化,激发系统最大效益,提升产出效能。

协同层次的划分可以把技术、组织、经营、管理等不同角度的影响因素作为标准,各层次的协同方式特点不同,协同效果也不同。低层次协同难度低、建立和管理成本低,但集成程度低、协同效率低、收效低;高层次协同实现的难度高、投资运行和维护成本高,但集成程度高、协同效率高、协同效果明显。清晰划分协同层次,准确设计协同内容,才能达到良好的协同效果。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实质是针对学生教育的高校与企业联合管理,本研究参照管理协同四层次划分法,以业务协同(Business Collaboration)、个人协同(Personal Collaboration)、团组协同(Team Collaboration)及管理协同(Management Collaboration)作为协同层次,构建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协同层次模型,见图1。

 

图1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协同层次模型

二、协同各层次的工作设计

1.业务协同

模型中处于底层的是业务协同。业务协同是基于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标准,依据专业培养要求,做到校内培养管理与企业教学培养业务系统的关联,内外得以结合。此协同层次的重点在于将各合作企业与学校的培养工作纳入到一个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基于教学任务分工的关联,避免了因为学校与企业各自内部发生变化而对双方既定的教学计划造成干扰,防止校内外教学对接管控可能出现的断裂,从而确保校企联合培养的正常进行。特别是防止企业处于从属配合地位所出现的师资配置不稳定、教学内容错位等衔接状况。

校企联合培养业务管理平台的基本定位是打造学校与企业间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充分共享与利用的综合管理数据大平台,为统一调度协调各项培养业务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撑和服务。业务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可归纳为“五层架构+两个体系”,五层架构自下而上分别是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展示层,两个体系则是指知识能力保障体系和教学标准规范体系。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层重点建设部署存储、网络与安全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环境,实现平台运行、迭代和维护等功能,并通过云技术增强平台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的能力。在数据资源层方面,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师资源数据库、教学资源数据库、学生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交换,提供包括报表服务、智能检索、业务分类、效能评估和共享交换等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功能。应用支撑层提供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任务管理、日志管理等基础服务和电子签章、身份认证、工作流、数据加密、内容管理组件、二维码管理等扩展服务,并提供各服务的信息展示和服务之间的数据调用。业务应用层则主要包括综合办公、人事管理、课程管理、项目管理等业务,使校企双方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管理与使用、教学考核等方面形成统一安排,并可与双方各自的管理系统及财务系统实现对接与数据交换。展示层是面向合作各方的用户,提供基于PC桌面及移动端的门户信息展示与服务。此外,校企双方还需共同制订并认可“知识能力要求体系”和“教学标准规范体系”,从而按照双方认可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联合培养的业务分配、业务数据、业务流程、业务管理、信息发布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2.个人协同

业务协同层之上是个人协同。实践证明,采用校企双导师教学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且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中如何通过双导师的合理配置实现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是双导师制推行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校内校外的教师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包括学业规划、课程指导和人文关怀,并充分、及时沟通各类信息,从而使校内校外无缝对接,更好地指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融合。个人协同针对校企双导师之间实现最佳搭配及对接优化进行管理,充分调动校内外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配合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双导师间的教学培养对接,保障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一,工作重点不同,校企两类教师的考核侧重点也不相同。学校教师的考核重点为科研能力以及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思维逻辑能力在内的教学能力;企业教师的考核重点为学生实践能力,具体包括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以及应用技术研究等内容。校企双方通过共同设立教师考核制度,对成员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定,考核不合格者将减少经费支持,考核优秀者则增加经费支持。第二,双方共同开展教学理论及专业技能培训,定期选派双方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与技术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职教理论、专业技能,了解新技术,全面提升双方教师的专业技术与教学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鼓励企业教师参与理论培训,充分利用学校各类培训与教学机会,提升企业教师的理论修养与教学能力,并由校方给予企业教师对应的能力认定证明。第三,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及应用技术研究活动。通过组织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参与校企联合开展的教研活动和专业技术应用项目,可在学校和企业分别设立各类型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积极开展教学、实验、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双方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升。第四,当学生步入实习岗位时,学校教师要与企业教师进行及时沟通,企业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以及能力水平,从而针对其自身状况安排适合的岗位工作与学习内容;学校教师通过了解企业的实习安排,可为学生进行对应的强化学习,从而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学习中的衔接脱节问题。

3.团组协同

协同层次模型中的第三层是团组协同。校企合作是在两个不同性质的单位主体之间开展合作,在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组织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性,达到高度和谐的合作程度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一,相互信赖与配合。团组成员的合作离不开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建立校企教师间信任、友善、互助的团队价值观才能有效合作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第二,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校内外教师应该共同参与分享信息和资源,从而协调整体的教学培养工作,团组成员需要通过畅通的交流机制及适宜的沟通方式,向其他成员沟通信息和交流经验。第三,总体集权与具体分权。校企合作要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上实行集权制管理,而在每个子目标上实行分权化管理,团组管理既要依靠制度与业务流程来实现团队的有效运作,又要充分分权,以发挥每个成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团队文化建设是团组协同的关键措施,依靠刚性的政策制度体系进行协同虽然具有一定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激发校企双方团队成员的主体积极性。建设校企合作的团队文化,必须要确立双方合作的价值导向——通过“合作、交往、对话”,形成“协作、共享、共赢”的文化自觉。教学团队在团队协作中构建共同愿景,最终形成协作、互助、共享共赢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校企合作团队应以共同的愿景,把校内外不同专业、不同技能、不同思想的优秀师资凝聚在一起,形成教学科研共同体,同时,遴选好团队负责人,注重培养领军人物与骨干成员,做好梯队建设,通过骨干成员的引领和辐射,促进教学团队全体成员的进步与发展。此外,在团队考核中要避免重学术轻实践的现象,突出实践工作在整个教学绩效考评体系中的地位,并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实现考核评价的终极目的是激发团队成员对课堂教学及教学研讨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团队文化建设需要学校、企业、教育管理部门平衡处理团队文化生态关联的内外部因素,为教学团队建设培育集体精神价值、集体性格、集体行为方式,解决人才培养中的深度学习问题。

4.管理协同

管理协同是协同的最高层次。管理协同主要面向校企合作双方的管理层人员,从合作理念与目标规划、投入与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绩效考核、收益分配等发展战略与制度层面进行协同,从而在更高层面上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达成共识。由于管理协同建立在前三层协同基础之上,所以校方与企业方将在既定的目标下,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方案更新等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双方的合作目标。

为适应行业市场与岗位需求的迅速变化,需要快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敏捷管理(Agile Management)成为可借鉴的有效管理模式,能较好地避免校企合作管理中因长远计划不断调整而产生的资源分配与人员磨合问题。敏捷管理强调工作项目在规划初期就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并设定完成目标,在每个子项目初期完成时即投入使用,并逐步迭代和完善,最终由各子项目的完成而实现整体项目的完成。校企合作管理中,双方要对拟合作项目进行模块化与阶段化划分,保证双方联合投入的资源能够匹配当下子项目目标的实现,并发挥双方师资人员的能动性,创造支持与信任的管理机制,使整个组织都处于敏捷状态。因此,敏捷管理在工作开展速度、成本和及时调整能力上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来说具有明显优越性,为进一步营造和优化校企合作管理协同环境,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夯实管理基础,保障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

三、协同建设的推进路径

首先,目标化赋能。校企合作模式以组织合作为形式,其本质是共生共赢,而在共生共赢的理念下,双方制定一致的目标能促进组织内部子系统的有机协同。高职院校与企业间通过设置共同目标,遵循互依互惠、协同合作的进化规则,从而依据既定目标与共生规律来推进效能提升,将合作落到实处,把人才培养工作推向深入。其次,以制度化推进。制度化将校企合作中的各类不可控因素转化为可控因素,将无序运行转化为有序运行,并形成常态化运行机制。因此,基于合作制度连接校企多元主体及各成员,才能理顺合作流程,提升合作效率。再次,以规范化提升。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及整个人才培养制度的科学发展需要规范化才能持续推进,不论校方还是企业,都应该在制度框架内运行,从教学安排、资源使用、工作记录、考核制度等各方面均需按规范化标准实施,从而实现协同提升工作质效,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期发展。最后,以程序化保障。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程序保障教学业务与项目建设的有效运行,防止合作过程出现断档或偏差,既体现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也表明了一个成熟合作模式对学校与企业双方的权益与义务保障,同时也是对专业建设发展理论与方法的自信。要以健全的程序安排各方对应的教学培养工作,以公开化实现程序化有效运行,让校企合作优势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19期